
6月27日上午,校长朱崇实在科学艺术中心4号会议室为福建省教育厅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首期行政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71名学员作“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文化生态”专题报告。
朱校长从文化的定义谈起,认为文化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与条件的认识与反映,经过积累与沉淀之后,又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和条件的组成部分;文化具有多元性多样性,是影响一个人最为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良好的文化生态是世界一流大学、优秀大学所必须具备的,一流大学的文化生态应具备多元、包容、文明、精致、先进等特征。他提出大学文化生态的多元意味着校园内来自不同国别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必然是高层次的;多元的文化生态必然是包容的,包容注重不同个性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讲究求同存异;大学的文明生态应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学术上追求真理,个人习惯不影响或妨害他人,必须遵循法律或规章等多数人的意愿;文化的精致在行为上体现为认真、一丝不苟,精神上表现为职业道德或职业精神,学术上呈现出穷理尽性的追求;一流大学的文化生态要追求先进,淘汰落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激励创新就应该宽容失败、不怕失败,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朱校长在对大学文化生态做出理论阐发的同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就厦门大学“保护贫困学生自尊,提供免费米饭”、“营造师生交流碰撞环境,建设厦大咖啡文化”、“感恩校主,流淌家国情怀,建设马来西亚分校”等五个案例,具体深刻地阐述了自己对建设一流大学文化生态的思考与厦大的实践经验。
报告中,朱校长还与学员进行互动,对学员当场操作的回形针夹纸作了样本统计、分析,阐述了精致文化生态的无处不在。整个报告既富于理论高度和全球视野,又体现了接地气讲实效。学员们听后纷纷表示研修班的第一堂课就受益非浅。

师资闽台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干部类)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承担,是福建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增强闽台高校交流合作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我校拟用三年时间为我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培训校务行政管理、教务教学管理干部500名。
(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