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辐射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福建省第三期“中小学未来教育家”高级研修班顺利举办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5/11/05 17:36:25


为深入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升福建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加快福建教育强省建设,10月17日—29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福建省第三期“中小学未来教育家”高级研修班圆满完成。来自全省的49名中小学校长通过13天的系统研修,共同探讨基础教育改革新路径,凝聚育人新共识。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伟平出席开班式并做动员讲话,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智勇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本期研修班依托厦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按照跳出基础教育看教育、立足长远看教育的视角,以“大国良师担当使命”为主题,邀请多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高校教授及特级教师担任主讲,课程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更新、拔尖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创新、教育管理艺术等核心领域,为学员带来一场场思想文化与教育盛宴。

课程学习:多维视角促提升

在教育理念与趋势模块,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教授从大学校长视角出发,围绕中小学教育家的责任与担当展开讨论,为学员揭示了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方向。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深入解读教育强国与教育家精神,剖析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阐释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在领导艺术与管理模块,集美大学原校长李清彪教授从未来教育发展需求出发,围绕教育者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展开深入探讨,为参训学员明确自我提升方向与路径提供新的思考。厦门一中原校长、特级教师任勇则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针对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务实有效的指导建议。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原宗丽教授聚焦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深入剖析了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特点与衔接要点,为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体系提供了清晰框架。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块,围绕着拔尖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林亚南教授从数学基础学科视角解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结合实例解析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陈敏教授以“海洋探索:点燃学生创造力”为主题,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借助跨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厦门理工学院王刚教授则基于设计思维,剖析赋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中小学创新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在综合素质与文化视野模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出发,带领学员跳出具体教学实践,从哲学层面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原院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国深梳理台海局势的演变逻辑,展望国家统一的光明前景。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文史专家朱水涌教授通过剖析文学经典个案,带领大家探寻文学经典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升文学素养与文化品位。

圆桌对话:思想碰撞促思考

围绕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了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厦门大学教务处以及厦门大学拔尖计划项目负责人与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开展圆桌对话。招生与考试办公室主任陈芃介绍厦门大学拔尖人才选拔情况,教务处副处长柯雅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贺达海,化学化工学院中心科学实验班负责老师杨柳林,海洋与地球学院拔尖计划负责人林宏阳,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刘向荣,生命科学学院强基计划、拔尖计划负责人叶军以及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薛涧分别从学校角度及各学院学科特色出发,分享了各具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情况及实践案例。在讨论交流环节,各中小学校长围绕着科学素养培养、大中小学教育衔接、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对话与研讨,现场气氛活跃。



实地参访:实践感知拓思路

为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研修班精心设计8场“教育感知之旅”,组织学员走进福建、上海两地多所优质中小学及高校,近距离观察特色办学模式,学习拔尖人才培养经验。



在福建阶段,学员先后参访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实验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及厦门大学医学生命学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翔安创新实验室等。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实验学校校长刘杨讲授《重置系统——办一所小镇里的理想学校》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学校“依托高校资源、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厦门外国语学校正高级教师欧阳国胜分享“指向精神成长与艺术化服务的班级建设之道”,让学员们学习到以学生精神成长为核心,通过艺术化服务赋能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名誉校长姚跃林则以“如何贴近学生做教育”为核心,展示学校个性化教育实践成果,让学员直观感受优质中小学的办学特色与育人智慧;翔安创新实验室主任刘凡介绍了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路径,展示了虚拟仿真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研素养中的应用可能。



10月26日,研修班集体赴上海,开启上海四校参访行程,深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学习上海地区在拔尖人才培养、特色高中建设、大中小学衔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毕小龙介绍上外办学情况,学员们通过座谈交流了解外语拔尖人才培养经验,实地参观同声传译实验室、语言博物馆、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重点实验室等特色场馆,感受语言教育与前沿科技的融合魅力;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副院长周栋焯、招办常务副主任关汉男等专家分别分享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大中学衔接举措及在闽招生情况,学员还走进校史博物馆,感受百年交大的教育底蕴;在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宇钟教授主持专题讲座,学员参观物理学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室基地,了解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薛志明分享特色高中创建之路,详细介绍学校从理念落实到特色课程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学员通过校园深度导览,实地考察金融实验中心、创新实验室等特色场所,学习特色高中建设的实践经验。



学有所成:砥砺奋进启新程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本次研修覆盖理念更新、能力提升、实践探索等多个维度,跨地域的参访交流拓宽了办学视野办学思路,专家授课与案例分享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方案提升了整体素养与个人能力。大家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成为具有深厚教育情怀、先进教育理念、卓越办学治校能力的教育家型管理者,养成教育家的精神、品格、素质和能力,为推进福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强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