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示范辐射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厦门大学召开“大数据与高等教育研究论坛”

发布者:中心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12/26 19:30:40


    2016年12月24日至25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厦门大学——麦可思中国高等教育数据中心主办的“大数据与高等教育研究论坛”在厦门大学颂恩楼220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规模小、规格高,来自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厦门大学的领导、师生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开展专题报告14场,就大数据与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24日上午的三场主旨演讲就大数据的内涵、使用范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理论探讨。麦可思公司的王伯庆总裁首先作了题为《高教数据监测与分析》的报告,对大数据和精准数据的特征、数据挖掘的价值和过程进行了阐释,并以麦可思的质量检测报告体系为例,提出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是基础、分析是关键、解读是价值”,二次评价的价值在于“利用现有数据、定向爬虫数据和二次分析解读”。随后,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李亚东主任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认识、思考、探索》的报告,对大数据、教育科研、教育评价的认识,大数据、科研、评价如何结合以及如何构建监测评估研究“三位一体”展开了论述。最后,厦大教务处处长计国君在《大数据驱动高等教育的跃迁》报告中,翔实地介绍了大数据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在高等教育应用的可能性。

         24日下午的六场分场报告聚焦实践,主要围绕大数据如何促进教学和促进高教领域研究展开了论述。在促进教学方面,麦可思公司的郭娇博士在《教与学行为的数据分析》报告中,重点论述了如何借助大数据提升教学质量,并对麦可思智能助教Mita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汕头大学教务处蔡映辉处长则做了题为《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以汕头大学为例》的报告,介绍了汕头大学基于数据决策的教学改革及其成效。在促进高教研究方面,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校长以《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研究——以陕西为例》为题,主要展示了如何运用大数据,对教育适龄人口、中高职教育危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高教所闫月勤所长在《数据主导的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研究》汇报中,就大数据如何服务于科学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分享了西南交大的国际化水平排名制作过程及遇到的大数据采集问题。另外,厦大教育研究院博士生陈春梅和马成分别就《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探讨》、《大数据与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省思》做了汇报。

         25日上午的五场分场报告主题涵盖大数据在具体高教领域的应用、大数据挖掘和高教研究新使命三类议题。在大数据的应用上,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罗立祝副主任的报告《试论高考高招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和厦大博士生万圆的报告《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项目的招录效率与公平报告》分别从统一高考和自主招生层面对大数据在高校招生领域的分析和应用展开了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周举坤处长则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试论大数据下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报告中分享了学生工作领域中大数据的作为。在大数据的挖掘上,厦门大学谢作栩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数据挖掘》的报告,结合教育网络平台分别就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挖掘进行解说。在高教研究使命上,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在《大数据时代高教研究的特点与新使命》报告中,结合厦大的工作实际,论述了学科发展成熟度与它自身发展的相关性、与其他学科跨领域合作的相关性,并得出了大数据与理论、经验、西方均不符正为其价值所在以及重视数据不是取代理论研究等结论。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虽时间不长却不乏精彩,不仅围绕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使用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探讨,而且互动环节气氛热烈,与会代表的提问和评论深化了对论坛主题和报告内容的理解。厦门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大数据运用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关键在于“有信度、拿得到、用的上”。

        
    (图:教师发展中心,文:教育研究院万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