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教育部七示范项目单位与福建省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我校颂恩楼215会议室拉开序幕。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刘会勇,福建省教育厅人事处副调研员杨振坦,我校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教育学家、教育研究院资深教授潘懋元,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教育研究院、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教育部七个全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单位以及福建省十余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水涌主持。
赖虹凯首先代表厦门大学对来自全国各所高校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中心的时代,教学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即在传统教师个体“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教学的共性规律。因此,教育部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希望大家借助本次研讨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推动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潘懋元在开幕式上作题为《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内涵、方式、动力》的首场专题报告。潘懋元认为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有所区别,教师培训着重从外部出发,教师发展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教师发展离不开某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但更重视的是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教师发展包括学科专业水平、教师职业知识技能以及师德三个内涵,要促进教师发展应要通过激发教师内在价值追求来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要不断扩展教育大学教师的方式,在进修和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分为专题报告与交流研讨两个部分。19日,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国际学院院长、美国俄亥俄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孙建荣,我校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与教育研究院范怡红先后作题为《高等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型:本科中教与学的质量》、《现代教学文化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使命》与《国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经验与借鉴》的主题报告。
20日,与会单位以“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建设大学教学文化”为主题,根据本校实际,共同探讨了如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交流研讨了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的经验与做法。与会代表认为此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既通过相互交流,解决了不少建设中的问题与困惑,又从理论与各单位的实践中获得了很多实际的收获,有助于提升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水平。
最后,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刘会勇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对厦门大学为研讨会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教师发展中心是教师成长起步的摇篮,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常态化交流研讨平台,是优质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同时也是高校教师教学风采的示范窗口。他希望福建各高校通过这次会议,能很好地学习国家级示范中心的经验,根据各校自身的特点,创新教师发展中心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中心的职责与功能,并提出要加强海峡两岸教师发展中心联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
据悉,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2011年,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3年3月被教育部确立为“高等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单位。本次中心主办此次研讨会旨在密切全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单位的交流合作,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与建设示范项目的辐射作用,增强福建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与交流,更好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在服务教师成长、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建设大学教学文化的六大功能。
(宣传部 曹熠婕)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8-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