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咨询 >> 身边好老师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国家级教学名师林亚南教授

发布者:中心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1/07/08 16:09:50


    林亚南,男,福建省仙游县人,1957年10月出生。1994年在德国Bielefeld(比勒费尔特)大学获博士学位。


    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2003年)。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厦门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0年)。《数学研究》编委,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福建工程学院客座教授(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福建省精品课程(2003年)《高等代数》负责人,福建省教学团队“代数学科教学团队”(2007年)带头人。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1.高等代数;2.高等代数方法选讲;3.模论;4.线性代数; 5.代数学; 6.同调代数.

    承担其它教学:1.指导99级至0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共11人. 2.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毕业,硕士研究生28人毕业(包括9名高校教师系列硕士),正在指导博士生2人, 硕士生3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国家精品课程《高等代数》建设,15万元2. 福建省精品课程《高等代数》建设; 1.8万元;3. 福建省教学团队“代数学科教学团队”建设,5万元.

    教学相关论文: 1. 林亚南,林鹭:建设“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思路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4期,17-182.林亚南,林鹭,杜妮,谭绍滨:发挥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22-23 3.林亚南,林鹭: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建设共享课程资源——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2007年第三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98-1004.林亚南,陈健敏:突出数学思想观点下的教学方法--以线性空间的同构为例,2008年第四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48-535.林鹭,林亚南,杜妮,谭绍滨:以人为本,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高等代数”网站,2009年第五届“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133-1376.林亚南,林鹭,杜妮,谭绍滨:发挥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大学数学,2010年7.《高等代数》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厦门大学教学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8.广义模同构及其在“高等代数”中的应用,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0(1)(1998) 1-5;9.演讲稿“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景润的巨大贡献”,《升华与超越(2)(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集锦)》,高教出版社,(1998);10.从维数公式谈起, 第二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4.5);11.矩阵的秩, 第三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4.12);12.多项式章节备课的两点体会, 第四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5.5);13. 线性空间章节备课的两点体会, 第五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5.12);14.多项式矩阵与若当标准形, 第六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6.6);15.正交矩阵的正交相似标准形, 第七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6.12);16. 关于二次型的若干问题,第八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 (2007.5);17. 从矩阵的相抵谈起,第十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2008年10月)18. 突出数学思想观点下的教学方法—以线性空间的同构为例,第十一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2009年5月)19.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内容的若干思考,第十二次福建省《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研讨会,(2010年4月)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 福建省, 2003年;2.全国第四届“教学名师奖”,2008年;3.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厦门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4. 厦门大学“教学名师”, 厦门大学, 2003年;5.厦门大学“建设银行奖(教学类)”, 厦门大学, 2005年.6.厦门大学南强一等奖(集体),2010年


    学术研究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李理论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0931006).参加.150万.主持人谭绍滨.2010年1月-2013年12月。2.具有管子结构的导出范畴和李代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671161).主持人.26万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3.代数表示论中导出范畴的理论和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371101).主持人.18万元.2004年1月-2006年12月。 4.拟遗传代数与法式代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071062).主持人.12 万元人民币.2001年1月-2003年12月。5.拟遗传代数与倾斜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9771070).主持人.7.2 万元人民币.1998年1月-2000年12月。6.导出范畴与无限维李代数,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主持人. 2006年10月。

    发表的学术论文:1.Recollements of extension algebras(与陈清华合作),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46(4) (2003) 530-5372.Tilting modulaes over path algebras of Dynkin type and comlete slice modules, (与王敏雄合作)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48(2005) 197-1063. Elliptic Lie algebras and tubular algebras(与彭联刚合作),Advances in Mathematics, 196(2005) 487-5304.对偶扩张代数的Frobenius态射和固定点代数(与陈健敏合作),数学学报,49(2) (2006), 347-3525.左三角范畴的局部化,(与辛林合作), 数学年刊, (2006) 27(A),331-3446.On one-side torsion pair, (与辛林合作),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0(1) (2007) ,13-267. Tubular algebras and affine Kac-Moody algebras, (与陈正新合作)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0(4) (2007) ,521-5328.Generic sheaf over elliptic curve, (与陈健敏合作),J. Algebra, 319(2008), 4360 -43719. A construction of the rational function sheaf on elliptic curve, (与陈健敏合作),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29B(6)(2008), 585-59610.One-point extension and recollement, (与林增强合作),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1(3) (2008) ,376-38211 . From recollement of triangulated categories to recollement of abelian categories,(与王敏雄合作)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3(4) (2010) 1111-111612. Comparisons of recollements and tilting modules, (与辛林合作)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53(5) (2010) 1325-233613. One-point extension and recollement of derived category, (与林增强合作), Algebra Colloquium,17(3) (2010) 507-514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科研项目《Hall代数,无限维李代数和量子群》(肖杰, 彭联刚, 邓邦明, 林亚南)获得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科研项目《Hammock分解理论和Nazarova-Roiter算法及Zavadskij算法》获得福建省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独立完成; 3.入选福建省“千百万”人才计划, 2002年; 4. 2000年厦门市第四届(1996-1998)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市科协、市人事局); 5.2000年福建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科学论文二等奖(省科协、省科技厅、省人事厅);6.厦门大学三九奖(科技类),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