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咨询 >> 身边好老师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我最喜爱的十位教师】周昌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发布者:中心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4/11/12 14:51:17

        

  


    来到周昌乐老师办公室的时候,老师非常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当问到是否可以拍照时,周老师摸了摸胡子,颇有儒士风范地笑道:“当然我可以啊,我长得比较酷嘛。”为人亲和,一直是周昌乐老师的特点,而在“我最喜爱的十位教师”的颁奖仪式上,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气宇轩昂,文彩飞扬,他温文尔雅,出口成章。”


与书共同走过的那些岁月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中,读书是‘知’的部分,行是‘行’的部分,中国古代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在记者问到关于读书的问题时,周昌乐老师这样回答道。


    书,一直伴随着周昌乐老师的生活。周昌乐老师调侃自己为“书生”,说自己从读书、买书、藏书到教书,尤其在进入大学以来,就更没有离开过,因为对于周昌乐老师来说,“读书”是他的任务与职责。


    虽然周昌乐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但是对于读书,尤其人文方面图书的兴趣,从小就十分浓厚。由于父亲是读私塾出身,受父亲影响,周昌乐老师自小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而在下乡期间,因在图书馆看到《伊加利亚旅行记》,又使周昌乐老师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便开始系统地学习。而在被问到既然如此喜欢人文,为何要选择理工科的专业时,周昌乐老师这样解释道:“因为我觉得文科的东西可以自学,但理工科的东西是需要设备和条件的,没有办法自学,所以上大学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报理工科。”


    尽管如此,周昌乐老师对于文科的东西仍是十分感兴趣。在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求学时,周昌乐老师就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到图书馆开始大量的、系统的阅读,而之后在北京大学读计算机系时周昌乐老师也没放弃读书。


    周昌乐老师一直十分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要读书,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要有选择,但是世界上主要民族的核心经典是一定要读的;其次,他认为应该提高做事的效率,这不仅限于读书,做事专注认真,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时间。


“另类”老师课堂“空手道”


    周昌乐老师总说自己是一介书生。“我这一生中除了两年下乡在农村,其他时候都在学校了。”周昌乐老师略带感慨地说道。来厦大十余年,问起对这所学校的看法时,周昌乐老师表示,厦大的校园环境十分美丽,同学老师们也都很优秀,但是还需要再提高。周昌乐老师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去营造大学自由学术的氛围,这也是他自己对于老师这一身份的严格要求。一所大学优秀与否,老师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关系着科研水平,还关系着学生的教育,因此老师的素质非常重要,周老师这样解释道


    不仅对老师的素质有着严格要求,周老师还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不少同学表示,周老师是一个非常“另类”的老师。周老师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老师对于学生犯错的态度让人觉得很新鲜,也让人不再对犯错这件事始终觉得惶恐害怕。他说:“老师曾说,人就是要犯错的,不犯错怎么能基因突变呢,如果基因不会出错,也没有现在的人类了嘛,所以你看,出错多重要。这让我觉得老师的想法很不一样,因为很多事都是可以从小的地方看出来的。”采访现场,周老师告诉记者,失败是成功之母,他认为学生不能怕出错,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探索精神,要在错误中吸引教训,找到新的探索方向。


    好老师的形成并非单向输出知识,而需要常常能与学生沟通进行双向交流。周末,周老师有去思源谷丰乐亭的习惯,学生们知道了,也常常会去那儿。老师说,在那儿,他常常会和学生们交流上课的内容形式等等。周老师在跨界论道这门课程中,常常把PPT讲课和板书讲课两种方式交替使用,他戏称板书为“空手道”。和同学们交流后,他发现大多数学生偏爱“空手道”,这是由于在不停的抄PPT内容的时候无法专心去听老师上课的内容。了解了同学们的这一想法,周老师在之后的讲课过程中大多采取“空手道”的方式。而老师常常也会思考上课方式的优缺点,他表示虽然同学们颇爱“空手道”,但是由于没有PPT限制,有时也会想到哪儿说哪儿,但PPT教学在这上面则比较齐全。


    思考,改良,进步,周老师在教学上同样和他对同学们提出的标准一样,不断地探索,找到最适合的方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回归自己最简单的身份,周老师说,做老师和做研究是不一样的,而他觉得比起做研究,做老师则需要做到更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的三个责任。好的老师要传道,首先要自己悟道。所谓授业,老师需要将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教授给同学们。关于解惑,他觉得,大学老师不能光讲课,要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让同学们拥有一颗平和的心。这些都是大学老师需要承担的责任,成为同学们的引路人,不至于让同学们在离开学校后变得迷茫。


    提到学生,周老师认为单从他的课来讲,虽然大家都很认真,但是和他的课堂互动还是比较少,他呼吁同学们要思想活跃起来,要有思想的碰撞。他回想当年他在北大读书时的情景,常常有老师自己组织演讲会,也常有同学们自发举办各式各样的辩论赛,他觉得这是一个大学该有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老师,同样需要同学们的加入。


    他说,自己只是个普通的老师,普通的读书人,但是和书相关的,无论是读书还是教书抑或是写书,他都尽力做到最好,这些也是他对他的学生们的期望。采访的尾声,周老师现场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厦大学子以表达他对大家的期望:“显诸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藏诸用,随遇而安,止于至善。”


    (校团委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文\吴玉琦 蔡晓娜 图\吴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