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比赛 >> 教学新星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张金宝:以科教融合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11/15 17:26:23

 他,是同事口中的“教学科研双一流”

 他,是学生眼中的“六边形战士”

 他,曾获得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最佳设计奖

 他,曾获得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他,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他,就是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张金宝老师

2024年8月26日至30日,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张金宝获得了工科组第七名(二等奖)的好成绩,为福建代表队赢得了在此次比赛中的最佳成绩,也是我校继2012年在文科组获得二等奖以来再次在本赛事上荣获二等奖,并首次在该项赛事中取得工科组的荣誉。

张金宝老师(左5)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24)


一、创新课程设计、科研赋能教学

2022年,是张金宝第一次讲授本科生《物理化学》,如何将抽象公式和复杂概念更清晰、更生动地展示和表达,是他一直尝试解决的难题。经过教学比赛过程中的几十次磨课,他凝练出一套特色的教学设计理念,用科技产业前沿案例牵引教学过程,用实际问题阐释“为什么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他在课堂教学中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充实,重点明确,采用研究性教学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张金宝表示,在磨课过程中,指导老师们不仅向他传授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展现了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求实求真的教学精神,以及饱满的教学热情。这些都将是他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张金宝(左三)老师和指导专家们参加学校组织的磨课


二、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创新能力

张金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理论知识与探索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中形成“教学-科研-实践-思维”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建构理论授课和创新实践双轮驱动的课程体系,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张金宝认为,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理解、再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不断改革、更新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科技前沿有效结合,目标是激发新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及创业精神,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拔尖人才。

张金宝老师(中间)与课题组学生合影


三、凝练学科素养,注重价值引领

在课堂教学中,张金宝注重将显性知识传授与隐性价值渗透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素养。通过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建设跨学科和综合性的课程思政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教学。

张金宝表示,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践行“知识、能力、思维、价值”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场景


张金宝认为,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他积极主动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和设计理念,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他多次参与学校举办的教学示范课,并多次参加“福建省劳模(名师)进校园”公开课活动。

“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张金宝老师以此为目标,认真“讲好一门课、上好一堂课”,做一名“有高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好老师。


【人物名片】

张金宝,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厦门市双百创新人才。兼职嘉庚创新实验室 IKKEM 荣誉研究员、中南大学校友职业导师、厦门市青少年科学教育顾问、厦门市海沧区北附中学科学副校长、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海沧分校科学副校长,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厦门市侨联新侨人才联谊会第三届理事等。主讲材料学院本科生必修课《物理化学》和《综合实验》,注重教研结合,创新教学设计。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工科组二等奖,福建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特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厦门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最佳设计奖。近5年,指导6名本科生发表SCI论文6篇,指导6名研究生和10余名本科生获国家奖学金。指导1名硕士研究生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生全额奖学金,指导5名博士后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就业。

长期致力于光电半导体材料研究,聚焦光电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文章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市级项目10余项。担任《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顾问,《The Innovation》、《Nano-Micro Letters》、《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材料进展》青年编委,2022国际光电创新大会(ICOEO)执行主席和分会主席,第二届光电、能源与新材料大会分论坛主席、光电科学与新材料学术发展研讨会专题主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