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获得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她,曾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精英赛金奖;
她,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又荣获一等奖;
她,就是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杜妮老师!
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一切绝非偶然。杜妮老师从教廿载,教泽绵长;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她以渊博的高深学问吸引学生,以美好的师德风范感化学生,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她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杜妮老师(右4)获教创赛全国一等奖
以创新精神打磨教学方法
近廿载辛勤耕耘,杜妮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每一节课精心打磨,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每次讲课之前她都会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做到“备好教材,心中有书”、“备好教法,心中有术”、“备好学生,心中有数”。
在她看来,“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而且这个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源头活水”。
随着互联网平台和智慧教学工具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杜妮老师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和互动形式。
为了助力学生重塑良好的学习习惯,杜妮老师采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借助慕课堂投屏、分组讨论、问卷等功能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如盐入水”融入思政元素,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打造“师—师”“生—师”“生—生”共同体,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乐于“主动探究”,再到勇于“攻坚克难”。



以满腔热忱陪伴学生成长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杜妮老师就是这样,乐于参与学生的成长,润物无声,做好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在讲授高等代数这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时,她一方面注重消除同学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她在教学中注重过程性考核,增设小组讨论和挑战题,引导同学们合作探究,体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乐趣。
在杜妮老师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闪闪发光的地方。她从来不会看轻任何一个学生,总会因为学生的不断进步感到欣慰。作为拔尖计划的班主任,在与同学们的长期接触中,杜妮老师更是能发现不少“偏才”,每当他们为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时,她总会及时给出适当的建议。
杜妮老师还珍藏着和学生的每一次合影,每一份留言。她曾这样说:“在与学生接触时,我觉得自己更加有活力,他们带给我前进的动力,我也愿意在学习和生活中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正是这份对学生们的爱,使她在教学与生活中时刻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们的成长放在心上,事迹曾入选“厦大巾帼好故事”一书。

以拳拳之心坚守教学情怀
在杜妮老师看来,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孜孜以求的事业。
“我认为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的情怀。”这是杜妮老师每每在采访中都会提到的一句话。
杜妮老师所在的教学团队将优质教学资源依托互联网平台共享,让无数厦大及校外学子受益,其主讲的《高等代数》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如今该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累计选课人数已超过23万人。杜妮老师也一直坚持为素未谋面的同学答疑解惑,于她而言每位学习者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厦门大学2018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在给杜妮老师的颁奖词中很好地诠释了她的美好品质:“你循循善诱、授人以渔,春风拂面般带给学生数学的美妙,用爱心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种;你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以滴滴汗水奏响三尺讲台最强音,用行动诠释了好老师的真谛。”
杜妮,正是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最贴切的代言人!

【人物名片】
杜妮,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副主任。曾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精英赛金奖(2019)、厦门大学“三八红旗手”(2020),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2018),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翻转组,首届理工组)。主编新形态教材“高等代数”、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曾被“中国教育报”报道(2019),获慕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省一等奖并入选全国优秀案例(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