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比赛 >> 教学新星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厦大人的一天】拥有粉丝的课堂

发布者:中心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5/10/12 09:05:56

        
    她说“希望上了我的课,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广告的魅力。”

        
    她是由厦大学生投票产生的“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之一。

        
    她是“犀利老师”、“呆萌御姐”、“晒娃辣妈”。

        
    她也是全校近三千名教师中,最普通的一个。

        
    她是新闻传播学院陈素白老师。

        
    记者见到陈素白老师时,是周二上午的9点50分,她正在办公室里做上课前的最后准备。今天,她有两门课,上午是广告专业大三本科生的《市场调研》,下午是研一新生的《史论精解》。这位被学生亲切叫做“小白老师”的课颇受欢迎,甚至因为选课人数太多,而不得不临时更换成大教室。

        

        
每天,陈素白老师就是这样在办公室工作的。

        

        
有特色的“小白书柜”。

        

        
“小白动物园”。

        
    不大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和学生的作业,细心的小白老师给每本书都分门别类地贴上了标签“小白书柜-广告类研究”、“小白书柜-传媒类”等等。右手边有一堵照片墙,是学生们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他们组成了“小白动物园”,也是小白老师带领的专业团队,一起为业界做专刊,一起为广告主做策划做调研,很萌的名字却很踏实的小团队。

        

        
在课堂上。

        
    10点整,小白老师收拾好手边的东西,径直朝教室走去。随后的90分钟,小白老师围绕“市场调研中的测量”这一主题,开始了两节课的讲授。在她的课堂上,有测量的定义、维度等理论性讲解,也有“请给友情亲密度下一个操作定义”、“什么样的期末测试是一次信度和效度俱佳的考试”这样鲜活的例子。在场的学生分组讨论,再上台交流,她做点评。一时间,气氛活跃得很,她问一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答着,时而还有反驳,不过,小白老师都以幽默回应化解,课堂里充满着轻松活泼的氛围。

        
    11点50分,下课了,没有拖堂,但一些同学显然还不想“放过”小白老师,围住她问起了问题,小白老师耐心地一一回答。

        

        
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让陈素白老师深受学生欢迎。

        
    回办公室放下东西,恰好遇到大雨,走在前往芙蓉餐厅的路上,小白老师说:

        
    “广告这学科最重要的就是‘与时俱进’,不关注业界动态很难上好课。”读书时的小白老师,利用实习时间亲身经历了广告行业的所有环节,从国际4A到央视广告部,回到厦大后又去日本东京电通总部做过访问学者,有着与业界保持长期联系的习惯。

        
    “我觉得,我的课学生比较爱听,可能是因为我会举一些时新的例子,能与他们互动。课堂互动真的太必要了,不互动,学生听着听着就会觉得太单调,也就会不自觉地刷手机,因为那上面好看好玩的信息太多了。”小白老师笑着说道:“我的压力很大,其实当下所有老师的竞争对手都是新媒体。”

        
    午饭后,小白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小小的沙发上稍作休息。下午是研究生的分组报告,需要她及时给出反馈和修改意见。而下课后,她又要赶往10公里外的地方,去幼儿园接不到三岁的女儿回家。而前一天,她刚从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广告教育学术年会”赶回来;后一天,备战oneshow广告大赛的几组学生还要与她讨论,而一些期刊投稿的截止日期也快到了。这位青年教师有太多需要去做的事,但她一直留心着女儿小小白的成长,留心着每一届学生的喜怒哀乐。

        
    采访手记:

        
    采访间歇,小白老师问我,什么时候会采访一些老教授,能不能带上她。她想知道从教一辈子是种什么样的状态。本科在厦大就读的小白老师,各种机缘辗转后,回到母校任教,看到凤凰花开依然会兴奋,看到新生入学会不由感慨当年的自己。

        
    不同以往那种严肃教师的单一刻板印象,小白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个更加立体的人物。看到鲜花会犯花痴,看到学术大牛会崇拜,对鲜活生活陶醉其中,对万千世界充满好奇。会在朋友圈晒萌娃晒学生,满满的赤子之心,一样的关怀在意。那种对生命的幸福感知,让你自然而然地想去靠近她。

        
    或许,一堂拥有粉丝的课堂,不仅在于生动的演绎和良好的互动,更在于老师热爱专业、热爱生活的感染力。或许,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影响和启发。

        
    如果说厦大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那是因为什么而不一样?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小白老师们。

        
    (文\图 宣传部 黄伟彬 陈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