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翔安校区坤銮楼A202教室举行。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范丽、院长陈志伟、副院长潘超青出席,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指导专家傅似逸教授、外文学院陈端端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叶宝奎教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陈昕副教授,原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臻老师担任评委,比赛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明华主持。

陈志伟做赛前动员。她指出,教学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尤为重要,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学院的老师更应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比赛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陈志伟希望老师们能通过比赛交流经验、促进教学、提高水平,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勇敢拼搏、赛出水平!

本次比赛共有八位老师参加,每位老师比赛时长为20分钟。大家经过认真准备、精心设计,紧扣课程特色,在比赛过程中以多样的教学设计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示范课程。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让这场比赛高度体现出青年教师队伍的素质和风采。

现场的5位评委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教姿教态、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评分。最后,傅似逸教授代表整个专家评委组对本届大赛进行了点评。她从如何把语言教学上出深度、怎样区分常态教学和竞赛教学、教案与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态和着装等四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傅似逸指出,语言技能课要上出深度,不能仅限于字、词,还应扩展到句、语篇。文化方面,在课程内容上应适当深挖、延伸,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领会中国文化。陈端端教授也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分享了如何把语言技能课、文化课上深的问题。她指出,要针对学习者感兴趣的问题,解释“为什么”,而不是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结合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习者。两位老师的点评,让在场的教师们深感受益。


经过一番激烈竞赛,最终彭涛获得一等奖,戚影、徐艳艳获得二等奖,王天骁、曹婷、周瑶获得三等奖,程洋洋、王俊卫获得优秀奖。范丽为获奖教师颁奖。

本次比赛体现了学院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比赛也高度体现了学院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以比赛为契机,学院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汉语教学水平,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注入更鲜活的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推进贡献一份力量。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文/张冬菜、图/苏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