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部门工会: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经过多年的实践,已成为我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品牌赛事,是青年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和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发展中心、校工会、教务处、人事处联合举办“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暨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比赛方案见附件),请各单位按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单位比赛,做好参加学校比赛选手的选拔、推荐工作,配合学校做好比赛工作。
附件:
1.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方案
2.厦门大学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方案
3.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暨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组织机构
4.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暨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参考评分表
5.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报名表
6.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汇总表
7.厦门大学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报名表
8.厦门大学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汇总表
9.听课记录表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厦门大学工 会
厦门大学教务处
厦门大学人事处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1:
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方案
一、 比赛内容要求
(一)理论课比赛内容要求
1.教案(10%):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教学演示(90%):要求用普通话或英语讲授。讲课内容注重启发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求逻辑性;教学内容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用板书或电子课件授课均可,使用电子课件授课者,需有适当板书。板书或课件布局合理、字体工整、清晰、美观。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表现力;教态自然大方,着装庄重得体。
(二)实验课比赛内容要求
1.教案(10%):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教学讲演(40%):要求用普通话或英语讲授。清晰讲述实验课的理论基础、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和方法、操作要领、安全防护以及注意事项等。讲课内容有启发性,力求深入浅出。讲解重点突出、难点清楚、逻辑性强;教学用语清晰生动、有感染力;教态自然大方,着装庄重得体;使用板书或电子课件授课均可,使用电子课件授课的,需有适当板书。板书或课件布局合理、字体工整、清晰、美观。
3.实验技能演示和实验教学组织(50%):实验技能演示和实验教学组织采用现场听课与视频演示的形式。视频可在原始教学录像基础上进行适当剪辑、配音或文字说明等技术处理,片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要能很好地展示教师实验演示全过程和实验教学组织情况。教师实验演示程序规范、操作娴熟、手法精准;基本实验技能、技巧和方法讲解清晰,技术关键点阐述透彻,纠正学生易犯操作错误;实验室记录完备,实验室秩序井然,器材设备摆放有序;环境整洁,安全设施完好,防护措施得当;实验指导耐心细致,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注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二、组织机构
1.由校有关领导、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校工会、人事处、比赛评委组成学校比赛组织机构(见附件3)。
2.各学院应成立由党政工领导、教师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
三、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40周岁以下(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青年教师均可参加比赛。所有35周岁以下(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职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或学院的比赛。所有参赛教师原则上需有教师资格证。
2.参赛方式:采用课程精选段落的教学演示和完整一门课程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参赛选手除赛时的教学演示外,需提供课程的相关材料,接受院系和组委会对该门课程的检验。报名参加学校比赛的教师须在厦门大学执教满一年,至少正在或已完整承担一门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
3.推荐选手:学校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设大文科组、大理工科组和实验课教学组三个组。各单位在组织选拔赛的基础上,推荐青年教师报名参加学校比赛。其中,每个单位可推荐2-3名青年教师参加理论课教学比赛,同时承担实验课教学工作的单位还可推荐1-2名青年教师参加实验课教学比赛。学校第一至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特等奖获奖者不在被推荐之列。
4. 除学院推荐选手外,学校组委会还将以抽签形式随机从各学院参加院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选拔赛人员名单中,抽取部分选手直接参加学校的比赛。
四、奖项设置
本届比赛设特等奖2-3名,一等奖6-8名,二等奖若干名;根据各单位组织比赛情况设若干个组织奖;对比赛过程与结果进行宣传奖励和教学推广。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学院选拔(5月15日至6月20日)
各学院要按照“全员参加、逐级选拔、重在过程、重在提高”的原则,把比赛与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结合起来,安排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各学院要对参赛教师至少听课3次,学校也将组织教学督导组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或实验室进行随机听课。
各学院要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学院选拔比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比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就实验课教学单独组织比赛。各学院要在比赛前一周将选拔赛时间、地点报送校工会,组委会将派人参加各院组织的选拔赛。
选拔赛结束后,各单位将优秀选手名单及相关材料于6月20日前送至校工会,并发电子邮件至xdgh@xmu.edu.cn。联系电话:2185964,相关材料包括:
1.参加院级教学技能比赛人员名单及获奖名单汇总表。
2.推荐参加学校比赛报名表及汇总表(见附件5、6)。
3.参赛教师的听课记录表(至少3次,详见附件9)。
4.参赛教师参赛课程的完整教学大纲及精选段落教学演示的教案。实验教学参赛选手,还需提供10分钟的典型教学录像(rm格式),内容包括教师的实验示范演示和课堂教学组织。
第二阶段:青年骨干教师夏令营活动(7月21日至7月27日)
本着重在过程和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原则,学校将组织各学院推荐参加学校比赛的青年教师选手,集中进行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训及青年教师夏令营交流活动,提升选手的参赛水平,发展教学能力,增进教学交流。教学培训与夏令营活动方案和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第三阶段:学校初赛(9月16日至9月29日)
初赛形式:理论课进行20分钟的课堂教学现场比赛。实验课进行15分钟的课堂教学演示和10分钟教学录像播放。
同时,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参赛选手所授课的课堂或实验室进行随机听课。
第四阶段:学校决赛(9月30日至10月27日)
决赛形式:每个进入决赛的选手(除实验课选手外)需准备三个选题,由现场评委随机抽取参加比赛。理论课进行20分钟的课堂教学现场比赛。实验课进行15分钟的课堂教学演示和10分钟教学录像播放。
第五阶段:总结表彰
比赛结束后,召开本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总结表彰大会,总结本届比赛经验,颁发本届比赛特等奖、一、二等奖及组织奖。
附件2:
厦门大学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方案
一、参赛对象:凡我校在岗的非外籍教师均可参加比赛。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奖者以及本届参赛选手,亦可申请参加比赛。
二、参赛课程:要求课堂授课语言采用英语,课程限于本科非外国语言类课程。
三、参赛方式:采取单位推荐和教师个人自主申请的形式。每个学院(或教学部)推荐2-3名教师参加学校比赛。除单位推荐之外,也欢迎教师个人申请参加比赛。2012年已获得全英文课程立项的教师(已参加2012年英文教学比赛且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可以不参加比赛)必须参加比赛,其比赛成绩作为项目中期检查和划拨后续经费的重要依据。
四、比赛形式:采用教学演示和教学过程考察相结合。各学院对参赛教师至少听课1-3次,每个参赛选手需准备三个选题,由现场评委随机抽取参加比赛。比赛内容及要求参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方案。
五、参加英语教学比赛教师须提交如下材料:
1.英语教学比赛报名表及汇总表(见附件7、8)。
2.教师的听课记录表(见附件9)
3.参赛教师承担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参赛的三个典型教案。
六、英语教学比赛的奖项设置及奖励标准参照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标准执行。此外,参赛教师承担的双语教学课程经专家评审后可列入学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计划,并按2万元课程建设经费给予资助。
附件3:
厦门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暨第二届英语教学比赛组织机构
一、顾问:
赖虹凯 邬大光
二、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朱水涌
副主任 计国君 宋 毅
成 员: 谢火木 史虞龙 邓净阳 张铭洪 薛成龙
三、比赛评委成员
组 长:郭祥群
副组长:朱水涌 曹文清
成 员:若干名(由教学名师和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