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培训 >> 新入职教师培训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2015年新教工入职培训拉开序幕

发布者:中心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5/11/26 09:13:43

        
校歌校徽开启厦大生涯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随着集体合唱校歌的旋律从翔安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响起,2015年新教工入职培训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次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段培训两大模块,共有213位新教职工参加。他们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一批“90后”行政人员。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厦门大学。

        
    开学式上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佩戴校徽仪式,副校长杨斌为新教工代表佩戴了校徽,象征新教工们的厦大生涯正式开启。

        
文化传承植根厦大家园

        
    “品读厦门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是如此的厚重;感悟厦门大学的精神,是如此的震撼;流连厦门大学的环境,是如此的陶醉。”一位新进教师如是说。

        
    厦大的历史和文化是每一次新教工培训的主线,也是凝聚所有新教工的精神纽带。

        

        
    在首场报告中,副校长杨斌教授作了题为《心安在厦大,责任无旁贷》的专题报告。他以老厦大人的身份,提出“此心安处是吾乡,同事情谊重如山”的愿望,希望大家把学校作为自己的家园,与学校同命运、共成长;以老教师的身份,提出应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成责任,以父母亲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世界、认知真理;以老管理者的身份,提出管理人员应“光而不耀,至人无己”,要学习领悟,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优秀干部。报告中他还分享了许多精彩典故,号召大家心怀天下、求真务实,承担起建设厦大美好家园的应有责任。

        

        
    副校长邬大光教授作了题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兼论大学的底蕴》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强调了学风教风的重要性,介绍了本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相关情况,详细阐述了一流大学的底蕴、一流大学的管理及一流大学面临的挑战。他介绍了厦大校训、校歌、建筑名称中的部分典故,指出校主陈嘉庚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神。他还分享了潘懋元先生的小故事,希望大家注重为师之道、不断提升作为教师的境界和品味。

        
    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水涌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厦门大学历史文化漫谈》的专题报告,从高远的胆识、自强的个性、至善的境界三个角度,重现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的艰辛历程。

        
    此前,学校向每位教职工赠送了《我的厦大老师》一书,希望能作为“接力棒”,把厦大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不断延续下去,把崇高师德坚守下去。

        
互动交流融洽厦大生活

        
    充分的互动交流安排,是本次培训的特别之处。

        
    新教工们刚到达翔安校区,便开始了一场团队互动交流活动。大家在轻松活跃的游戏中,迅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随后,大家面对面建立了微信群,互留了联系方式,为今后进一步交流搭建了平台。

        
    培训期间,人事处、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人分别作了题为《人事师资政策解读和几点思考》、《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帮助新教工们更好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

        
    此外,本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一场新教工与机关部处长的对话交流。保卫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国际处、图书馆和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人应邀参加活动,各部门负责人简要介绍了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与新教工相关的政策制度,并就新教工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下一阶段,人事处和教师发展中心将根据教师、工程实验等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培训,帮助新教工们迈好迈稳工作第一步。

        
    (文/人事处 图/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