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精神,提升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2021年7月29日至30日,厦门大学第九期骨干教师研修夏令营在翔安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校工会和教务处联合主办,全校30余个学院的69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方颖教授出席了研修活动并做专题交流,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叶鹏飞主持了开营仪式。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林亚南教授等十余位专家名师参加了开营仪式。

本次活动采用专家讲座、名师设坛、教学指导、教学示范与研讨、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在专家讲座环节,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邬大光教授作了“‘好大学与好老师’——兼论一位学者的生存之道”专题报告。他谈到,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底线”。大学质量提升表面看是制度,深究则是文化的故事,归根到底,大学的未来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觉悟与付出。校长助理、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方颖教授围绕“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了报告。他指出实现教学科研共赢的突破口为“前沿课程”。他谈到,如果一位教师想在高校站住脚,必须有三样伴身——一门拿得出手的课程、一本专业著作和几篇重量性论文。只有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教授从中国大学大师们的故事为学员生动地阐述了“一堂课的三个层次”,为教师们提升教学开拓了思路。他强调,大学是个性化的舞台,只有差异化的教学才能包容并培养多样化的学生,好的教学设计能够让课堂富有生命力,备课并非简单的“备教材”,而是“备学生”。为配合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创新比赛,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薛成龙围绕“课程思政与教学创新”为夏令营教师们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全国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点、申报材料要求以及最新关切。参营老师们表示,这些专题讲座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对如何上好一堂课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在教学示范和教学工作坊环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武虹老师、经济学院文娟、国际学院林颖婷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20分钟的典型教学示范,各位教授专家们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示范进行精彩点评,会场内,青年教师们专心听讲,积极互动,氛围十分活跃。30日下午,夏令营邀请教育研究院郭建鹏教授为参营老师开展了“教学创新与翻转课堂”专题工作坊,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共同探讨翻转课堂的设计原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理念。


为让参营教师们增加参与度,本次活动继续传统保留节目“名师设坛”环节。在该环节,青年教师们根据自身学科特点选择指导教师,并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试讲。之后教师们参与热情高昂,课后主动寻求相关专家的指导与交流,并组成小组进行备课和磨课,深夜依然持续头脑风暴,互相分享经验,切磋教学心得。此外,夏令营活动还安排艺术学院杨帆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形体训练,既让参营老师们在紧张之余获得了放松,也训练了课堂站姿与教态、语态。

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夏令营研修活动是厦门大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活动,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厦大教发中心将始终以“追求卓越的教学文化”为目标,持续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努力成为教师们真正的“教学成长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