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教学比赛总结与提升”教师节专题教学沙龙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4/09/13 10:53:12


为共同庆祝第40个教师节,进一步加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指导能力建设,9月10日下午,结合2024年学校教学比赛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在黄宜弘楼502举办了“教学比赛总结与提升”教师节专题教学沙龙。教师发展中心教授委员会主任邬大光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郭祥群教授、林亚南教授等教学指导专家、青年教师代表、教学比赛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教师发展中心教职工共30余人参加了教学沙龙活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计国君教授主持沙龙活动。



沙龙伊始,教师发展中心教授委员会主任邬大光教授以“忆·学·讲·做教育家”为主题诠释了他对教育家的理解。他认为,一位好老师爱学生要超过爱自己的孩子;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既要留下有字之书,也要留下无字之书;老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还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进步。他结合个人成长过程,追忆从小学生到博士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他个人的影响,以此勉励各位老师传承教育家精神,在言传身教中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教师发展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教授深有感触谈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一直将“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指引了他五十多年的教学之路。同时,他对这一年来教学比赛指导专家及选手的辛勤付出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希望老师们常来教师发展中心,共建教师成长之家。



计国君主任代表教师发展中心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祝福,并对过去一年学校在教学比赛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获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以上两大省赛均荣获省“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其中材料学院张金宝教授获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为我校第三次获此荣誉,随后代表福建参加国赛,斩获了工科组第七名、二等奖的佳绩。



材料学院张金宝教授作为参赛教师代表发言。张老师结合个人参加全国青教赛的经历分享心得体会,指出青教赛强调“重内容,轻形式”,一堂高质量的课应该具备清晰完整的教学设计思路、普适性和启发式的思维方法、精美的教学语言设计以及语言表达的个人魅力。他表示,教学比赛不仅是一场自我磨炼和教学技能全方位提升的过程,更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师职业精神的理解不断升华的过程。同时,他感谢学校、学院及教师发展中心、校工会、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教学专家长期的悉心指导。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指导专家郭祥群教授表示,教学比赛不仅仅比的是授课,更多体现的是课程建设积累、教学科研的结合以及学校对教学的重视度。她希望进一步完善教学比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学校形成研究教学、创新教学的氛围。她认为,教学比赛不只是一个人的比赛,更多是集体协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教学比赛,有助于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积累、优化课程建设以及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她建议学校将教学比赛与教师教学成长、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以比赛促进教学研究、推进课程建设、优化教学生态、提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



教学指导专家、化学化工学院朱亚先教授从国赛评委的角度分享她对教学比赛的看法。朱老师表示,第一,青教赛强调如何“上好一门课”,而不是“上好一节课”,参加教学比赛的16个教学设计应尽量覆盖课程各章节,而非集中单一知识点;第二,教学设计应有创新,每个设计都应有突出特点,要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具备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第三,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统一,重在教学内涵,注意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不宜有表演的痕迹;第四,要注重细节,规范性使用地图、注释等;第五,在教学反思环节,要认真反思问题,客观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围绕着完善教学比赛机制,以教学比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与会教师展开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最后,计国君主任针对完善教学比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形成“双向奔赴”的关系;二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三是应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而非“单打独斗”,融合多方资源,有助于激发创新潜力;四是教学要用心,希望各位老师秉持教育情怀,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文/徐胜男、林钰青 图/王蕾、刘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