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上午,受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和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复旦大学原副校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陆昉教授作题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革命》的学术报告。教育研究院、我校一流课程负责人等上百余名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了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由教育研究院书记刘振天教授主持,教师发展中心薛成龙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郭建鹏教授等现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报告伊始,陆昉教授从课堂、教师、学生、效果等方面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传统教学突出两大方面不足,一是“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二是学生被动学习也无法建构出系统的知识架构体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需要从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陆昉教授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学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大学需要建构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结合复旦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陆昉教授分享了自己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他认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都可以得到明显提升。线上课程知识结构完整、形式多样,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架构体系。而线下课堂以研讨为主,不能够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成效,有利于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针对性指导,而且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思辨和团队协作能力。
陆昉教授指出,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其中关键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在学习目标上,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学生活动方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互动交流。在学习测评方面,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陆昉教授总结道,推进混合式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要抓住机遇,建设金课,通过技术保障等措施激励教师教学改革。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要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建设精品在线课程、精品示范混合课程,使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讨论与交流环节,与会师生与陆昉教授就线上线上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针对大家关注的话题,陆昉教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做了进一步补充。他指出,个性化学习指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而不是个人学习。讨论、交流与提问是混合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解决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没有意识到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讲授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转变的重点是做好线上线下的整体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图文: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