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面对面,心连心,共话教学促改革——教师发展中心在线举办青年教学教学能力提升恳谈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1/10/06 16:42:41

厦门大学教学比赛始于2005年,十五年来已打造成为以赛带训、以赛促训、赛训结合,集教学培训、课程评估与比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成长平台。随着学校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两个百年”战略总目标的推进,学校对教学比赛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比赛在推动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营造追求卓越的教学文化等方面的作用,9月30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校工会、教务处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恳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特别邀请了近年来积极参加中心教学研讨、对教学充满热情的17位教学比赛获奖教师参加。会议由中心副主任薛成龙主持,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工会副主席侯旭以及教务处的相关同志一同参加会议。

参会教师一致认为中心举办的骨干教师夏令营获益匪浅,不但从教育理念、教学技巧方面得到快速提升,各位专家名师的教书育人情怀更是感动了每一个人,这种情怀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感染,激励着青年教师们扎根教学一线、坚守教育本职,以‘工匠精神’投入教学工作。来自经济学院的青年教师文娟老师谈到参加夏令营活动的体会,从教案到PPT课件,专家们都面对面、一对一指导,一针见血指出自己平时看不到的问题。让她触动最大的是教学名师们课堂展开的方式,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这些都促使她提升了主动探索教学的自驱力。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江宜珍老师谈到,不忘初心、将心比心,当看到教的学生越来越优秀,就会不由地燃起教育的热情,促使自己扎根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希望让每堂课都成为自己开演唱会一样,充分展现教学的魅力和风采。

恳谈会上,与会教师们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参加中心活动的体验,对中心工作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药学院李福南老师提出,希望将中心网站建设成为老师们常规学习的线上资源库,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要聚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能源学院王兆林老师强调,要将教学比赛的成果固化到平时教学,鼓励老师认真上好每堂课。教育研究院陈斌老师建议中心建立教师发展咨询员团队,招募一批经过训练、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连同中心专家名师,成为预约咨询员,点对点为我校教师提供教学咨询服务。生命科学学院郭峰老师建议加大教学比赛的后备团队的支持,强化集体教学指导。药学院夏琳老师建议要把教学比赛进一步下沉到学院,提高教学比赛的认可度。医学院沈曲老师建议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引导教师群体不断学习、进取,形成凝聚力。数学科学学院杜妮老师建议将说课、教学反思加入教学比赛评分环节。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渊老师分享了在线慕课升级版、虚拟教研室等内容,呼吁厦大老师们为推进西部教育公平贡献一己之力,从而扩大我校的影响力。此外,与会老师还就教学比赛资源投入、激励机制、课题立项、评分方式、专家评委构成、常态化培训等方面都提出了宝贵建议。

工会副主席侯旭提出,广大教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朱水涌总结到,历经十五届教学比赛,从这个平台上走出很多热爱教学、投身教学的老师,其中为数不少的现在已经成为学科教学骨干和领军人物。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学术、教学经验,跟大家反复强调,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做得好才能把这门课讲深、讲透。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塑造、人格培育、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