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专家队伍 >> 正文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
专家队伍简介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23/06/09 16:10:24



1. 潘世墨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科学哲学、逻辑学的教学科研和高等学校管理工作。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十多年参与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2.邬大光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南强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兼任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质量保障联盟理事长等职。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历史与文化。


3. 计国君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服务科学、顾客行为、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研究,2006年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国际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POMS)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素质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评估中心与福建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担任4种国际学术刊物编委、5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执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150多篇被SCI、EI、CPCI-S、CPCI-SSH收录,出版专著5部,出版教材8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20多项,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集体)、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三)、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七)、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1项、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三)、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7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22年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202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21年获批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2022年获批厦门市高层次A类人才。


4.朱水涌

本名朱水永。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为该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主持承担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及多项福建省、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教改项目。出版专著《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等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鲁迅:厦门与世界》《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丛书及“厦门大学百年院系史”系列30多部,并有多种文艺创作及电视纪录片作品,多次获中国电视奖(二等、三等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5. 沈明山

    

国家级教学名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原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先后承担了微生物生理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现代生物学实验等教学任务。主持现代生物学实验”(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创建优秀名牌课程子项目)、现代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新编教材项目)等教学研究课题。第一作者发表多篇教学相关论文,2006年获上海宝钢优秀教师奖。


6. 郭祥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理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后,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学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6项。先后获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首届福建省教学名师奖、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模范教师与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先后当选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主持并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分析化学”、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分子发光分析”。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0余篇,合作编写出版教材2部。


7. 林亚南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 “教学名师奖”,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数学研究》《数学文化》编委。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任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数学会理事长。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优秀资源共享课程、国家一流线上课程《高等代数》负责人。主持的项目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独立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8. 傅似逸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指导专家、英国卡迪夫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曾获“厦门大学十大名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等称号以及多项校、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曾主持多项国家规划教材项目,所编著的《英语写作》(北大出版社)在高校广泛使用。


9. 陈珍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统计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主讲的课程有“统计学”“抽样设计”和“调查误差分析”等。是省精品课程“统计学”的第一主持人,国家精品课程“统计学”的第二主持人。编写的“统计学”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0. 张洪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原厦门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担任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咨询指导专家。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多元、高层次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1. 郑尚宪

福建省优秀教师,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戏曲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文化》《唐宋诗词》等十多门课程。曾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和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全元戏曲》《全明戏曲》等四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编纂和研究工作;先后五次获福建省和厦门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多次担任全国、福建省、厦门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委和赛前集训指导专家。



12. 袁东星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的环境化学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长期从事环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科研领域为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归宿研究、海洋痕量营养盐现场原位测定方法及相应仪器研发、环境样品预处理新技术的建立与发展。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基金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09年获厦门大学教学名师奖和福建省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厦门大学首届“最受欢迎女教师”称号。


13. 吴正云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及福建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分管教学工作8年,先后主讲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6门,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现为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量子电子学报编委,福建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先后主持了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厦门市科技专项等。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并有七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14. 钱洪流

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福建省精品课程《病理学》负责人,厦门市卫生局医疗纠纷病理鉴定专家。主持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创办分子病理诊断研究中心,开展肿瘤分子分型、靶向药物的靶基因检测、肿瘤多基因表达检测判断肿瘤预后等研究,以及病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建设等工作,使厦门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学科由单一教学,发展为教学、科研、临床应用多方面结合的学科,为培养年轻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15. 林育兹

原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企校地合作部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著作8本,约550万字;获批国家专利20余项,涉及生物技术、环保节能、智能制造、安全防控等领域,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多数在企业转化产品并推广及应用;主持完成多所大型实验室建设;曾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省部级优秀教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国家级前六名等,独立指导10多位毕业生成功创业。


16. 朱亚先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大学化学》期刊副主编;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学拔尖计划和化学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长期主讲厦门大学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主要骨干成员,主持“无机化学原理Ⅰ、Ⅱ”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省级教改项目二十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福建省教学名师奖”“福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或荣誉称号。


17. 谢作栩

育学博士,教授、博导。曾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数据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专职教授。。曾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规划司委托的《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方案修订》等研究项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政策研究院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教师发展研究。


18. 别敦荣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院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长期参与教育部高等教育政策咨询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主持40余所大学战略与规划的编制;曾赴法、美、日、加、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访学。曾受邀为全国数百所高校干部教师作学术报告。主要研究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大学教学与评估等,出版了《中美大学学术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现代大学制度:原理与实践》《大学战略与规划:理论与实践》《大学教学改革: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管理探微》《大学管理与治理》等30余部著作,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


19. 刘振天

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质量评价研究,曾长期在教育部从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组织和研究工作。参与过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体方案等重要文件调研起草工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20. 赵婷婷

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政策、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评价等。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教委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和委托课题;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国家级教学科研奖励。现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21. 陈武元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兼任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主持国家级、部省级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2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私立高等教育研究:理论与政策》)、译著3部(《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实与课题》《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大学论集》(日本)《大学财务经营研究》(日本)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篇;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和面上项目评审专家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评审专家。曾兼任教育部CSSCI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福建省“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等等。


22.郭建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课程教学与心理研究所所长,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发展中心兼职专家。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师发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Learning and Instruction》《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50多篇高水平论文,著有《翻转课堂与高校教学创新》《探寻教与学的科学和方法》等多部著作。


23. 郑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教授,咨询部主任,研究方向为通识教育与大学教师发展,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和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IQA)项目”专家组成员。在《高等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台湾研究集刊》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培训课程《国际视野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实践》入选2020年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24. 吴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大学生学习,大学教师发展。获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一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


25. 邓微达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传播学学士,日本明治大学情报交流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流动。